手机APP
登录-注册关于我们客服小付
新闻中心>正文

警惕常见洗钱陷阱,守护财产安全

2023年09月15日 16:00 来源:网络

“洗钱”作为一种新的金融犯罪形式隐身于大家身边,日常生活中,出租、出借自己的金融账户或者用自己的账户帮他人取现等,都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了洗钱,危害很大。

正值金融知识普及月,一起学习反洗钱知识,一起“警惕洗钱陷阱,守护财产安全”。

 

一、什么是“洗钱”?

洗钱是指将犯罪或其他非法违法行为所获得的违法收入,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转化,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

 

二、什么是“洗钱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为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构成洗钱罪:

(一)提供资金账户的;

(二)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

(三)通过转账或者其他支付结算方式转移资金的;

(四)跨境转移资产的;

(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

 

三、常见的“洗钱”陷阱有哪些?

(一)通过境内外银行账户过渡,使非法资金进入金融体系;

(二)通过地下钱庄,实现犯罪所得的跨境转移;

(三)通过设立空壳公司,作为非法资金的“中转站”;

(四)通过买卖股票、基金、保险或者设立企业等各种投资活动,将非法资金合法化;

(五)通过购买房产进行洗钱以及通过珠宝古董交易和虚假拍卖进行洗钱;

(六)通过赌博尤其是跨境赌博等博彩活动清洗犯罪所得;

(七)通过现金走私转移犯罪所得,不法分子通过雇用“马仔”分散携带、运输或者邮寄现金的方式出入境,即可实现黑钱的跨境转移;

(八)通过新型技术或交易模式进行洗钱,如区块链、虚拟货币、NFT资产等。

 

四、如何远离“洗钱”风险?

洗钱手法千变万化,大家一定要守住道德底线,坚决不能成为“洗钱”环节中的一份子。

(一)选择安全可靠的金融机构

合法的金融机构接受国家严格监管,履行反洗钱义务,对客户和机构自身负责。地下钱庄、非法网络支付、非法跑分平台等非法机构逃避监管,不仅可能为犯罪分子和恐怖势力转移资金、清洗“黑钱”,成为社会公害,而且无法保障客户资金和财产的安全。选择安全可靠、严格履行反洗钱义务的金融机构,您的资金和个人信息才会更安全。

(二)不要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身份证件、账户、银行卡、U盾和支付二维码

身份证件、账户、银行卡、U盾和支付二维码不仅是您进行交易的工具,也是国家进行反洗钱资金监测和犯罪案件调查的重要途径。出租或出借可能会产生以下后果:

1、他人盗用您的名义从事非法活动;

2、协助他人完成洗钱和恐怖融资犯罪;

3、可能成为他人金融诈骗犯罪的“替罪羊”;

4、诚信状况受到怀疑或损害。

(三)不要用自己的账户替他人提现

提现是犯罪分子最常采用的洗钱手法之一。有人受朋友之托或受利益诱惑,使用自己的个人账户或公司的账户为他人提取现金,为他人洗钱提供便利。

(四)勇于举报洗钱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特别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中国人民银行以及公安机关举报洗钱活动,同时规定接受举报的机关应当对举报人和举报内容保密。

 

 

来源:整理自网络

 

【免责声明】

付费通对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真实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

 

【版权声明】

本文资料搜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删除。


相关新闻

    合作伙伴
    • 上海城投
    • 国家电网
    • 上海燃气
    • 中国电信
    • 中国移动
    • 中国联通
    • 东方有线
    合作银行
    PCI DSS 证书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上海市支付机构承诺书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违规信息举报中心工商营业执照沪ICP备05055979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