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付费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电子账单网站
手机APP
登录 - 注册 | 关于我们|客服小付
新闻中心>正文

“老年收藏”频现骗局

2023年05月12日 19:59 来源:

在收藏热的大背景下,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收藏品类诈骗违法犯罪时有发生。



一、经典诈骗案例

案例一:以高价拍卖“艺术品”名义诓人

去年3月,余老先生在家中玩手机时,有一名陌生人要求添加其为微信好友,通过之后,对方自称是某艺术品公司业务员,问老人家中是否有古董藏品。恰巧此时老人有两枚银元着急出售,老人便将银元拍照发给对方,对方称银元很好,表示可以为老人寻找买家。约定好时间后,老人将两枚银元按照对方提供的地址邮寄过去。没过几天,业务员联系老人称已经联系到买家了,两块银元可以卖到130万元。

随后,业务员话锋一转,告诉老人要想交易成功,需要先支付服务费、手续费、宣传费等费用13000元。此后,对方又多次以规避风险、支付宣传费资料费等理由收取费用,至今年3月,老人先后转账9次共计约4万元。

直到今年6月,老人发现对方将自己微信拉黑,手机也无法接通,这才意识到可能被骗,立即到派出所报案。



案例二:支付2000元可获得19800元玉玺

某日,年过七旬的申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打电话的男子自称张某,声称自己的艺术品公司搞活动,为客户免费赠送小礼品并能参加公司的抽奖。申先生欣然应允之后,不久就收到了张某寄来的快递,而且刮中了“二等奖”。发现“中奖”之后,申先生联系了张某。张某告知申先生,“二等奖”是一枚市场价为19800元的玉玺,只需缴纳大师手工费和快递费共计2000元就能获得,并称该玉玺具有收藏价值,且还有升值空间。张某还称,如申先生购买后想出手,公司也可以回收或委托拍卖公司进行拍卖。自此,申先生先后花费13648元从张某处购买了6枚玉玺。

经有关机构对申先生购买的玉玺进行鉴定,发现该“玉玺”为大理石摆件,市场价约150元至200元。



二、诈骗套路解析

收藏品类诈骗一般有两种套路。

一是以高价拍卖为噱头,骗取老人拍卖服务费。此类犯罪以帮助老人高价拍卖收藏品或老邮票、纪念章等老物件为由,虚报物品价格,吸引老人将手中老物件进行拍卖,并收取高昂拍卖服务费。

二是虚构公司藏品价值,诓骗老年人高价购买公司藏品。不法分子虚构自己公司的劣质工艺品具有较高价值,并向老年人作出虚假承诺,以短期内商品会增值且公司会帮助代卖出售或者回购为由,吸引老年人高价购买公司藏品,以骗取老年人钱款。

这两种套路有时还会合并实施,比如先以高价拍卖老人手中老物件为由,吸引老人到公司进行交易,然后再向老人推销公司的劣质工艺品,实施二次诈骗。



三、为何目标大多为老年人?

经分析此类诈骗案例可以发现,很多老年人具有一定经济基础,退休后空闲时间较多,但逐渐与社会脱节,存在投资及法律等专业知识盲区,对各类投资信息难以甄别,容易成为受害者。



四、防范提示

老年人如有购买收藏品或准备拍卖自己老物件的需求,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一定要提高对诈骗犯罪的防范意识,对涉及钱财的陌生来电应提高警惕,不要相信电话宣传或推荐;

②要认真核实商家资质,通过正规拍卖机构进行拍卖,不贪图蝇头小利;

③同时增强证据意识,发现违法犯罪苗头及时报警以减少损失。



来源:整理自网络


【免责声明】

付费通对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真实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


【版权声明】

本文资料搜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删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