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付费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电子账单网站
手机APP
登录 - 注册 | 关于我们|客服小付
新闻中心>正文

多举措保障消费者“资金链”安全

2023年03月10日 11:03 来源:

面对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电信网络诈骗,从源头防范风险,正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施行风险治理的重要手段。



一、打击电信网诈要从源头做起

从多家银行发布的公告来看,从源头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保障客户账户及资金安全,已经是金融系统此轮风险治理的重要目标。

银行机构按照监管机构开展关于电信诈骗相关的专项行动,将对一些客户进行限额,线下渠道转账等不受影响,主要受影响的是手机掌上银行、网上银行和包括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在内的第三方支付。而除了储蓄账户外,信用卡用户也是限额的对象之一。

事实上,近年来不少案例都显示,犯罪分子正是利用用户风险意识不足,借助互联网电商、各线上支付平台操作便捷的特点,将一般网诈与信用卡套现等相结合,来实施犯罪,此外,不少用户在利用信用卡进行超前消费或支出后,由于无力按约还款,走进了以贷养贷的陷阱,也极易被不法分子钻空子。

对信贷额度进行妥善管理,对储蓄账户实施重点监控,无疑是从资金链角度防范电信网诈、违规套现、洗钱等行为的有效措施。



二、理性消费 多维开展资金链治理

《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要求银行合理设置单一客户信用卡总授信额度上限。在授信审批和调整授信额度时,应当扣减客户累计已获其他机构信用卡授信额度,防范跨行不合理叠加授信。

此外,《通知》要求转变信用卡粗放发展模式,要求银行不得直接或间接以发卡量、客户数量、市场占有率或市场排名等作为单一或主要考核指标,长期睡眠卡占比不得超过20%。

两项举措,在保障银行资产安全的同时,也促使消费者节制不良消费习惯,大幅降低用户被骗风险,减少被骗资金额度。

通过主动调节,培养理性消费习惯,是提升用户风险防范的有力手段。在过往发生的电信诈骗、大额套现案例中,一些地区的消费者由于不了解信贷产品或风险意识不足而陷入网诈、套现旋涡的不在少数。

在整个资金链治理的环节中,除了监管机构和银行、金融机构需要因时施策之外,作为消费者“资金链”流出的关键环节,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应该从严把关,不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要系统性开展资金链治理,从源头处置电信网诈风险,要求金融系统各个环节都要主动参与到风险治理工作中。在监管部门主导下,支付平台也需要主动承担防范责任,推出更多的风险“自治”措施。



深入开展涉诈资金链治理

共同推进“迎亚运”支付建设



来源:经济参考网   


【免责声明】

付费通对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真实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


【版权声明】

本文资料搜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删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