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警惕“网课骗局”,勿掉新型消费陷阱

2025年11月18日 14:08 来源:网络

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手段正在不断快速更新,近年来有关部门大力打击,线下诈骗已大幅减少,一些骗局逐渐转向网络,从过去以“康养旅居”“保健讲座”为名的线下操作,披上“短视频培训”“健康理财课”或是“高收益会员制商城”的网络外衣,继续诱导老年人“上钩”。

警惕“网课骗局”,学习典型案例与套路手法,共同守护老年人群体合法权益与财产安全。

一、案例分享

案例一:

近日,江苏张家港76岁的刘大爷看到网上AI视频火热,满是好奇,也想学学看,便点进了相关培训的直播间。直播间里,“导师”宣称培训后可独立制作视频且有可观收入、70多岁学员也能赚不少、播放视频无论有无观众都能日得200元等。刘大爷按要求转账2880元课程费,但此后未收到任何教学视频,联系对方也无回应,才发觉被骗,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套路分析:当前,AI培训骗局的套路呈现出高度标准化的特征,主要分为“三步走”,即:先以低门槛、高回报为诱饵,通过展示消费者无法核实的成功案例吸引目标群体;再利用限时优惠、名额稀缺等话术制造紧迫感,促使其冲动付费;最后则通过阶梯式收费套路,以课程内容升级、可以赚到更多钱等名义层层加码,诱导持续投入。而商家实际提供的服务或产品与宣传严重不符,多为简易工具操作或浅薄无效的内容,甚至有的就是赤裸裸的诈骗行为,骗完就拉黑走人。

 

案例二:

王大娘近日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一个推销网络课程的视频,声称“80岁也能成为视频剪辑达人”,王大娘一时心动,在对方诱导下开启了手机屏幕共享,并向对方提供了个人信息。就在即将进行下一步操作时,民警及时赶到,将王大娘拦住。

套路分析:不法分子通过短视频平台等渠道推销“速成网课”,以“零基础也能快速上手”“轻松赚大钱”等话术,诱导受害者下载指定软件、开启屏幕共享、提供验证码,进而窃取个人信息、盗刷账户资金。

二、原因分析

1、老年人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财产控制权,在日常商业活动中是最容易受骗的群体之一。

2、当前我国老年网民规模快速扩张,但其数字素养与防诈能力相对薄弱,易被“高收益承诺”等直播话术诱导:

一方面,老年人对AI 等新兴技术的认知存在天然盲区,他们的信息获取与辨别渠道相对闭塞;

另一方面,老年人的情感与价值需求被商家精准拿捏,而子女关怀的缺失进一步放大了风险。

三、安全提示

1、老年人对于线上教育还是要有理性消费的预期,一些推销话术明显违反学习规律,尤其在要付费时,一定要谨慎,选择正规可退款的渠道,对于拉群到第三方消费的行为要警惕。

2、提高老年人的信息素养,从多种源头的信息来做选择,避免被单一信息误导。

3、提高警惕,切勿轻信虚假宣传,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拒绝开启屏幕共享,如遇可疑情况可立即拨打110报警。

4、年轻人应主动承担“数字反哺”和情感陪伴的责任,既要耐心帮助长辈熟悉电子设备、识别消费陷阱,也要给予老人情感支撑,通过日常陪伴与倾听,化解他们的孤独。

 

来源:整理自网络

 

【免责声明】

付费通对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真实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

 

【版权声明】

本文资料搜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删除。